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走进金城 > 风土人情

历史人文和民族特色

2025-01-13 16:15     来源: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政府网     作者: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政府网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金城江区是邓小平、韦拔群、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、战斗过的红土地。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、第八军曾先后三次驻扎金城江,留下了国内红军标语最多、最完整的河池红军标语楼,至今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、集中的红军标语50多条,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广西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是弥足珍贵的革命史迹。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、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旧址是邓小平第一次阅兵地,也是“左右江红色旅游区”、“邓小平足迹之旅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重点红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。

金城江区民俗风情浓郁,语言、服饰、建筑物、生活习惯、风土人情、喜庆节日、民间艺术、工艺特产、烹调技术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传奇人物莫一大王是家喻户晓的壮族英雄,壮族三月三歌节、瑶族达努节、苗族踩花山、保平下洛扁担文化旅游节等透视着丰厚的民族、民俗风情。同时,少数民族的歌舞、服饰、陀螺、斗牛、饮食、医药、建筑、节庆等民俗元素丰富,以民族、民俗、民风和民歌等为主体的民间文艺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,凝聚着浓厚的地方民族风情和人文内涵。

金城江区交通体系发达,区位优势明显,黔桂铁路和国道050线、323线、210线三条西南出海大动脉贯穿全境,河池市唯一的民用机场距城区仅30公里。宜州至六寨高速公路横穿辖区,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。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金城江段实质性开工。贵南铁路客运专线、环江至河池一级公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。金城江东距柳州197公里,西距贵阳421公里,距首府南宁270公里,是大西南滇、黔、川、渝出海的重要门户,在桂西北地区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心枢纽作用,发达的现代交通体系为全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。

金城江区自然条件优越,水力资源丰富,有色矿产享负盛名。境内有龙江、刁江、环江等大小河流32条,河流发电蕴藏量19.4万千瓦,现已开发装机10.54万千瓦。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矿、煤矿、化工原料矿和稀有金属矿四大类为主,其中已探明有色金属矿有铅、锌、锑、锡等20多种,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。随着河池大任产业园区建设加快,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以有色金属加工为主导产业,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资源型工业发展模式逐步成形。

金城江区旅游资源丰富,全区大小旅游景点50多处,景点总面积达3万多公顷。自然景观有六甲小三峡、流水岩、珍珠岩、壮王湖等。人文景观罗汉岩摩崖造像、河池文庙碑刻、白土“平蛮”碑、清代石孔桥等。独具特色的秀丽风景和人文景观,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,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旅游胜地。创建了金山水农庄、老虎岩•清泉山庄等10个星级农家乐旅游点,英洞瀑布山庄成功创建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,并与金山水农庄被评为河池市十佳乡村旅游点。

金城江区环境宜人,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8.15%,城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,绿化面积736.32公顷,绿化率35.06%,最适宜人居。近年来,金城江区结合“美丽金城”乡村建设,推进城乡环境治理,营造文明、整洁、和谐的发展软环境,在街道拓宽、巷道建设、河道治理、城乡美化、绿化、亮化、净化等方面加大投入,城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,环境优美、绿化丰富、设施齐全的“宜居之城”正在形成。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